2010年11月20日 星期六

11月 3日 座談會 (我的另類學校經驗分享) 學習日誌- 麗儀

主題:我的另類學校經驗分享
主講者:北政自主學習實驗計劃 曾亦軒
  宜蘭慈心華德福實驗學校校友  李庭怡
分享國、高中  接觸的背景和學習與生活
亦軒:
參加自主學程三屆共8年,有人認為參加自主學習的孩子家中環境一定很特別,但他的家庭很正常,爸爸是教授、媽媽是家庭主婦,參加自主學習的原因是小時候上完學校的課又參加補習,常會慣性昏倒,後來也有上過京華國中,那時哥哥在中正國中,壓力很大,會有晚回家或打電動等情形,爸爸不希望他重蹈覆轍,為提升他的抗壓性和照顧身體方面的問題,於是在北政國中與種子學苑的創辦人雅卿取得聯繫,開始了自主學習的上課方式。
自主學習是另類教育的一種,他覺得另類教育是給家長、學生更多的選擇,不去評斷好或不好,但在國中的時候是有點判逆的,因為有較多的時間和空間可以看未來的路,而自主學習的學生與老師較親近,他們也有法庭制度、可以學習戲劇,學習到想要做喜歡的事也要做些不喜歡的事,對於過去、未來、有很深的反省;偶爾會覺得不好,或想做得更多,覺得每個人飛的速度不同,自主只是生命的片段。
後來在自主實驗計劃中找到自己對戲劇的興趣,於是進了藝術大學,在那裡學習聆聽、摸索,創作是個人的,與生活經驗不同,一開使上課的一、二年,和同學還是會因為生活上的不同有磨擦,但會尋找到更好的溝通方式,經由反省瞭解喜歡的事情和怎麼去做。
如果有重新選擇的機會依然會再次選擇自主學習的方式,因為在學習的過程是開心的。
庭怡:
要上幼稚園的時候,因為華德福幼稚園離家較近,而且有天然的草皮、葉子、花和石頭等,不像傳統的幼稚園是水泥和制式化的玩具,爸媽也希望她能快樂健康長大,不要揹負太多壓力於是選擇了這間幼稚園;直升到國小之後,中途曾因為經濟因素有轉出去半年,那半年過得相當辛苦,後來學校改為公辦民營之後才有機會再轉回去就讀。
就讀華德福期間,國中時開始有自己的角色出現,像是思考開放和自由的問題,到了國二轉國三的時候轉折是最大的,因為面臨到接下來要考基測,曾經傷心、痛苦,希望有其他的路可以選擇,但仍選擇留下繼續唸完國三,這時在華德福學習的經驗給予力量,常感覺對世界、周圍的人和自己都希望大家可以變得更好,但基測仍是最大的考驗,在考試之前有過三個月不想碰書的經驗。
到了高中之後,離開了華德福學校,在新的環境,聽到很多不贊成華德福學校的聲音,還被批評貼標籤,於是在17歲時也困惑過,身為華德福的學生真的是最好的嗎?會不會有什麼是不夠的?
馮教授詢問:害怕被貼標籤是在什麼情況害怕?如果是北一女或建中的會怕嗎?除非是被污名,是大家的誤解嗎?
於是庭怡再澄清,有些人會問華德福的學生是不是繪畫和表達能力都很好?由於大家的揣測,別人的期望變高,所以壓力變大。但是其實上過華德福學校的學生對世界是更有感覺的,有熱情和判斷,並且能以健康、自然的方式看世界。
接觸華德福的手工、繪畫,藉由頻繁地接觸藝術使得更有創造自由和滿足的可能,創作者與藝術之間的互動,創造成想要的樣子,這是培養耐心和毅力。
離開華德福後的高中生活是:制式、單一、緊湊,像被關住的人,知識是填鴨式的,也是被嚴格控管的人,甚至有時發問還會被罵,一直想問為什麼,問題出在哪裡,可不可以自由一點?自主、自律,對社會和身邊的人,考試是不是最重要的?不是用分數衡量一切?
支撐走下去的力量還是源自於慈心華德福給的力量,抹去淚水還是要撐下去。
與家人的互動:很願意與家人分享心情、家人因為看到她快樂,所以願意讓她在華德福上學,兄長一開始雖然會吃醋,覺得花很多錢在她身上,父母又常花很多時間在庭怡身上,一開始是覺得她出去後會被排擠,但在後來的學校生活中,看她還調適的很不錯,就能以較正面的心態看待了。
學習心得:
聽完演講後,我在心中歸納過去在國高中所經歷的學習,我體驗到的是:
對考試的恐懼、對未來的不確定感、沒有被關愛的感覺、沒有太多的選擇權、被動接受知識、思考不出所以然,因此我在高中學習的時候常常會看許多解決學習問題的課外讀物,以及勵志和心理方面的書籍,那時的我很難想像學校教育究竟要教會我什麼,因為每天就是大考小考,不斷地背誦知識,我也和庭怡一樣有過痛苦的學習經驗和對人生的疑惑;但不同的是她有過快樂的華德福學習經驗,我卻沒有,她有可以支撐她,一些對生命的熱情,希望身旁的人都能變得更好的信念,我能做的是從課外讀物尋求解救的方法。
自主學習:
聽完亦軒的分享,那些自主和空間,我疑惑的是如果給我同樣的自主選擇權和空間學習,自己或家人能與學校老師配合安排出一些有學習意義的課程和進度嗎?能充分運用時間嗎?答案是不可能的,雖然亦軒說他的家庭是普通人家,但要上自主學習的課程需要的還是家人的支撐力量和陪伴。
主流的學校雖然有許多的值得商議的地方,但卻是讓家人可以更多在自己的工作上,少去安排課程的困擾,所以這也是一種家長的選擇,希望給子女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呢?又有多少精力和金錢可以花費在上面?
華德福的學校:
抗壓性能力的增強、對生命的感受和熱愛、獲得師長的關愛和支持,我覺得這就是人生道路上真正需要的力量了,在面對課業和工作的壓力的時候,思考未來方向的頃刻間,什麼讓你不失望願意堅持走下去?我想華德福的課程已經為學生儲藏了這股力量,讓學生在人生的道路上永遠可以想到那些曾經獲得的溫暖和支持。
我唸過的主流學校:
雖然之間有痛苦有淚水,但這是我的家庭所能負擔的一種教育選擇,我們除了培養自己的抗壓性外,當然更希望的是這些較多人在經歷的教育方式可以更人性化、更多站在學生的需要上考量,能做的教育變革不要再加重家長和學生的負擔,也不能只是少數人的決策和利益、希望主流的教育可以辦得更好、更有智慧、讓在主流學校學習的學生也能看見未來的方向和獲得向前邁進的力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