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5日 星期四

11.24演講:我如何成為一位另類學校教師-佳容

學生:幼碩一 鍾佳容 
時間99.11.24   18:00~21:00 
綱要主題─我如何成為一位另類學校教師
         主講者─王智弘老師
一、聽講內容
(一)成為另類教師的契機─籌劃辦學
            智弘老師是機械背景出身,由於對教育的興趣、憧憬,認為可以透過教育改變一點世界,因此毅然決然進入研究所就讀。學習時經由馮朝霖老師的<教育哲學專論>一書,對於教育理論、理念的眼界大開─原來教育有這麼多形式,但認識的同時也對台灣的教育,只是為了飯碗而教書的教師們感到失望,也因此沒有修教育學程。
         在慈心華德福小學校長張純淑的演講中得知教育的新圖像,起初,對此是抱持懷疑且不認同的態度,但在認知到人智學的理念,並受到馮教師、倪老師的鼓勵下,應邀成為慈心華德福國中的行政籌辦人員,負責籌備國中、接洽國外的學者,並且學習華德福的知識。和家長一起開會、寫計畫、做研究及募款中,中學計劃書終於通過教選會的核准,成立了慈心華德福實驗中學,而後受到大家的推崇、力邀之下,成為第一屆的七年級導師。
(二)對另類教育、教師的圖像─真善美
智弘老師對另類教師特質的定義為不願妥協現有教育體制的夢想者、堅持者,他認為現實中沒有完美的學校、教師,因此需要透過不斷地挑戰與改變,才能證實理想的教育是真實存在的。另類教育學校肯定了教育的真善美、教育的正向價值,使孩子們可以用自己生命的頻率生活著。
    (三)另類學校、教師QA
1.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如何將人智學落實在教學中呢?
智弘老師有開過國中的補習班,對於人智學的理念一直都抱持著懷疑及批判性的角度去審視,希望能以開廣的視野去理解人智學。雖然智弘老師沒有另類學校教師的教學經驗,就接下慈心華德福實驗中學第一屆的導師,但他認為沒有人是做足準備後才開始當教師的,且總是要有人去執行,去帶領這些孩子成長。
2.您對於有人評論華德福是封閉的教育型態有何觀感?
因為華德福教育的色彩是很鮮明的,很容易會受到沒有深入了解過的人之誤解,然而一旦投入,便能體會到人智學教育的浩瀚。在慈心華德福,教師、家長們是可以很真誠地對話,能以面對現實卻不失去理想的態度、懷抱著對孩子的愛投入教育,而不是只是為了表面的知識做學習,教師們可以做真正的教育,呼應孩子生命歷程的需求。
教師小組、家長會都是學校的重要力量,支持著被視為理想的教育,我們不能要求大家都認同這個教育,只能以務實的面向來展現成果。
3.成為一位華德福教師,是對於當今教育體制的反彈?
          對於當今的教育系統,智弘老師不否認體制內學校的存在性,但同時也聲明體制內學校的教育、升學主義等,確實是有不妥之處。現今的教育充斥著宿命論,使得在教育中處於弱勢的、成績低下的孩子往往被某些教師所踐踏,失去對於學習的熱誠。然而,他認為教師應該是很美的工作,可以陪伴著孩子成長,看著他們學會獨立、思考、成熟。最後他在慈心華德福實驗中學證明了,理想的教育是可以真實存在的,而人也能以人的姿態重新被看見,而非是教條式的探索。因此,只要活著,就一定能為世界做一些改變!
二、聽講心得
(一)一位另類教師對教育的態度─面對現實卻不失夢想與希望
              智弘老師分享自己學習、教學的心路歷程以及對於教師的定義,一個老師對孩子們來說,應該是陪伴、鼓勵、成長推手的重要角色,而不僅止於教書、傳遞知識。教師必須要具備對人、對教育、對社會的熱情,不是被社會框架、教育體制、教學環境所侷限,而失去了教育的意義。我似乎重新看到教師這份工作的真實原貌,教育是國家的大業,身為第一線的教師是有責任支撐、改變教育的樣貌的。
             「教師是一份很美的工作」,這句話一直烙印在我的心中,過往我一直嚮往成為公幼教師,著重的首要條件是穩定且優渥的薪水,曾幾何時教師對我而言渺小得只剩下溫飽的價值?我感到很慚愧,教育工作的價值不該只是建立在金錢上,而流失了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愛、關心、付出的力量。對於智弘老師的教學態度、家長們對真實教育的重視,我相當地敬重與佩服,都是因為他們,慈心華德福這個理想教育的學校才會出現,我試想,倘若每位教師都能從小我展現對教育生命的熱誠,整個社會勢必會完全改頭換面。
(二)理想的教育是可行的─事在人為!
       教育的形態很多,我也從書本上的理論見識到許多學者的教育理念,然而在這次的演講中又深刻地感受到人雖然渺小,卻有無限的潛能。一群老師、家長的力量竟然也可以推行別於現存的教育理念,進而興學,創造出有別於嶄新的學習環境!我覺得這是需要很大的勇氣與挑戰的精神,在社會的框架外,華德福教育勢必會受到四面八方的檢視與批判。但是人生不就是這樣嗎?在衝突與不和諧中找到平衡點!然而,我認為不需要全面地去贊同或推翻某種教育模式,因為沒有絕對完美的教育體制,只要我們有教育心,不管是處於何種教育環境,人人都可以成為另類教師 而我也期許自己,不論是在體制內或體制外,都能以真摯與熱誠的心去從事教學,以一己之力為社會、學生們做有意義的事。
三、學習反思
(一)讓每間學校都成為另類學校
經由這場演講後,我體認到的是,另類教育學校確實是個提供教師們一展長才的教學環境,但是不代表有別於現今體制想法的教師,就一定要成為一位另類學校的教師,脫離現在的教育場域。我思考著,當這些有教育夢想與希望的教師離開,去創造自己的教育伊甸園,這或許是好的、理想的開端,但同時的,不是每位孩子都那麼幸運,能有機會去就讀另類學校就讀。在現今的教育環境中,一定都有等著被另類教師幫助的孩子們,我認為沒有一個孩子應該要被不健全的教育所殘害,成為教育體制下的淘汰者與失敗者。有理想、熱血的教師們所肩負的責任,就是要在教育環境中塑造給孩子成功的機會,讓每個孩子在任何學校中都能去全面發展自己,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二)喚回自己對教育的熱情
                        之前有聽過<56號教室的奇蹟>的作者雷夫‧艾司奎的演講,他將教育視為終身的事業,沒有所謂的退休與否,因為他熱愛著教育,與孩子們共處、學習、成長。他讓孩子們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而且不厭其煩地教導孩子,在那場演講中,我深受雷夫老師的精神所感動!又曾經在一堂課中,有老師分享著「我們該慶幸自己是個幼教人」,我將之與雷夫老師的精神連結,延伸了教師的新圖像。教師們應該對自己的工作保有神聖的觀感,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一群擁有無限可能與希望的孩子,教師不能僅止於單向的知識傳輸,我們都要更用心去關照每個孩子,去理解、關心、注意、支持需要我們協助的每個生命個體!教師,是一個關於人的偉大事業!

11.22日誌:教育制度探討‧溫暖的光與心-佳容

學生:幼碩一 鍾佳容
時間99. 11.22   14:00~17:00
地點:井塘樓3F研討室
綱要1.濕水彩之燭台製作
             2.觀賞影片─探討不同教育制度的美
一、學習內容
(一)製作燭台─內心萌發的力量
    11/1的課程,我們畫了華德福教育藝術課程的濕水彩畫,再將畫作塗油(沙拉油、橄欖油)靜置陰乾後,畫作便呈現半透明狀態,今天的課程就要以畫作為製作燭台的素材。
    燭台必須要以正方形的紙折成的,然而我們是用八開的圖畫紙繪製(長方形),所以就要選擇畫作中想要選用的部份進行裁切。我們先觀看倪老師的燭台成品,那是一個類似蓮花座的紙盒,上面有著豐富的色調,當老師將成品回復成最初的紙張,上面佈滿著許多的線條,而我們就在老師的指導下,一步驟一步驟的折出需要的線條。老師強調,每個折線要折出他清楚的立體感,在成形時才會比較好折,成品也能有俐落的線條。後來,老師還讓我們在燭台中放置小蠟燭,燭台就散發出微微的光線,使教室充滿著黃色的光輝。
    折的過程中,我感到當下的情緒是急促的,希望快點完成這個成品。不知道是求好心切又或者是情緒使然,也因此,就沒有將線條折出立體感,導致我做出來的燭台,少了一種堅強、俐落的感覺。但就在點上蠟燭時,我靜靜地看著燭台散發的光,會因不同畫作而有別,整體而言大家的燭台色調屬於溫暖的色系,使人有舒服、放鬆的感覺。後來,我回家後又再折一次燭台,我發現在折的過程中,我從中學習到要仔細地、全新地投入,內心也逐漸地平靜、穩定下來,體驗到美的存在,或許這就是藝術所帶來的力量吧!
(二)教育制度的差異與審視
課程中,觀看了國外華德福教育的影片,影片中呈現了華德福教師與孩子互動的情形,以及他們對於華德福教育理念的闡釋。如:華德福教育把教室營造成家的形象,孩子在那邊不是純粹地上學,學習書本的知識與讀寫算,而是去模仿、學習日常的生活技能。教師對幼兒來說像是個母親或父親的角色,對他們是充滿愛與關懷,不是教師對學生的上對下關係。我印象最深的是,教師在教室用熨斗熨燙衣服,而孩子拿著小的熨斗模型,在大掛布上做出熨燙的動作。學生從教室中,還會學習切食物,為自己準備點心。
我對於在華德福教育模式中學習的幼兒的能力感到驚嘆,為什麼相同年齡層的孩子,台灣的父母、教師似乎都以代勞的方式讓幼兒當個小少爺、小小姐,似是深怕孩子受傷或做不來。不同的教育制度會對孩子有不同的期望,進而栽培出不同能力的孩子,從影片中可以得知,幼兒的能力是源自於教師的相信與機會的給予,只要我們願意,孩子是可以達到的!只是,在台灣的教育制度下,是否有放手讓孩子去學習的可能,這仍是未知的變數與挑戰。若我有小孩,我定會從小培養他自主、負責的習慣,並給他嘗試的機會,以使孩子能相信自己的能力,成為一個有自信的個體。

二、學習反思
◎教育觀受到社會價值觀的影響─難解!          
    為何同樣都是人類,東、西方教育的價值觀卻相差這麼遠呢?西方不著重於學歷,反而強調的是專業的知識與技能,但台灣的技職體系卻是考試成績較低的孩子讀的。我初淺的認為是受到諸多傳統文化、經濟物質水平、教育環境品質等因素的影響,如:台灣所重視的是高學歷文憑,孩子們需要藉由考試、念書的途徑,舖設未來工作的道路,也造就了升學主義,因此家長能不擔心、事先為孩子的學習做準備嗎?在害怕自己的孩子會輸給他人的情形下,而拼了命地要讓孩子學東西,增加他們的競爭力,痛苦的還是孩子。資本主義不停的作祟,孩子的成長歷程被定格了,沒有快樂的童年,現在的努力就是為了二十年後的幸福!或許有人認為是值得的,穩定的生活、優渥的薪水,看似艷麗卻累積了許多的犧牲。到底,我們要孩子的生活是為了什麼目的呢?人的一生所追求的價值難道是以錢作為定奪嗎!我很不認同,但也不能否認金錢確實是生活必須具備的。
    我很徬徨,若我讓孩子接受了健康的教育,讓他們在充滿真、善、美的環境中成長,他們很健康、有自己的興趣與方向,可是學習過程的轉銜期間會感受到變異的苦難,(如從體制外學校轉到體制內學習),那麼我們一直所堅持的對的教育、健康的教育,到頭來仍要跟社會的標準妥協,這不是相當矛盾嗎?理想的教育到底要怎麼去推行,以改變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呢


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我今天在慈心托兒所的觀察經驗-20101108-麗儀

宜蘭慈心華德福托兒所的幼兒觀察日誌
觀察對象:混齡班(大、中、小班)的幼兒,3~6
課程與觀察紀錄:
蜜臘捏塑
今天一早八點四十分進到教室,小朋友都已經準備好要開始一天的活動了,桌上擺放一大盤各式的水果,老師安排我坐在教室最後面的小椅子上,並給了我一團毛線,隨後輕唱起歌,這是熟悉的兒歌旋律,歌詞是請小朋友就位開始捏蜜蠟的活動,每位小朋友都將蜜蠟含在手掌中,老師告訴小朋友蜜蠟沒穿衣服會冷,請小朋友給它溫暖,並請小朋友在心裡默想,希望捏成什麼形狀,之間老師和幼兒的互動是相當溫馨的,有較小的小孩會跑去向老師撒嬌,其餘的一邊捏一邊聊假日的活動。
(捏塑可以強化孩子的生命力和意志力;發展想像力) 摘自慈心華德福課程介紹

水果分享
有些小朋友先捏完了,主動開始分配餐具和水果,其他幼兒陸續完成手上的工作,開始吃水果。
這時每位小朋友的位置與剛剛不同了,各自端著盤子到一個位子,不曉得這是自由選擇還是老師事前做的安排,有一兩位小朋友捏蠟捏得較久,吃水果的時間也拖得比較長,但老師也沒有催促的意思,老師在一旁陪伴著,先吃完水果的幼兒就自行將餐盤洗好。

室內自由遊戲&收拾
開始玩遊戲,男生多半到木頭角落,有許多的木塊,很長像椅子狀的,像桌子狀的,還有大大小小的木塊,也有木頭做的塔或飯盒之類的,幼兒們搭起屬於自己的空間,後來要加入的幼兒詢問已經在玩的可否加入,有一位就跟這位小朋友說要簽名才行,這位小朋友就假裝在木頭上簽名,於是加入活動,其間有為了分配材料起小小的爭執,但很快就和解了,較小的一位幼兒沒有加入活動,也有一位幼兒拿著一根木棍獨自玩耍,其餘的有假裝賣東西的,有假裝運送貨物的,女孩子們多半玩著布娃娃,好像把她們當嬰兒照顧著,漸漸地男生也加入女生的遊戲,很自然地玩在一起,幼兒不時將好奇的眼光投向我,也有幼兒主動跑來和我對看著,我想我是一位觀察者,所以保持靜默,老師在一旁一邊織毛線一邊注意幼兒遊玩的狀況,也會輕哼著歌謠。
遊戲進行到一個段落,老師唱歌請小朋友開始收拾玩具,小朋友在老師的歌聲中,慢慢地將所有的玩具歸位,然後有一些長條的布,老師就請兩人一組幫忙捲起來,全部都收拾好了,老師請幼兒圍成一圈坐好,告訴他們今天的水果是某一位小朋友的媽媽帶來分享的,要謝謝那位幼兒的媽媽,其他有一兩位幼兒擁抱了這個孩子表示感謝。
(室內自由遊戲:讓幼兒充分的動、爬、跳,讓幼兒快速進入語言表達與思想表達的階段,布娃娃可重現他們所模仿與吸收的一切生活,將圖像和思考轉化為創造力)

晨圈/優律詩美
要出門前老師和幼兒有一段帶動唱,是一種很溫柔的歌謠,描述著許多動物,像蝴蝶、蝸牛,小朋友會學習裡面的動物做動作,相當有趣,小朋友都跳得十分開心和投入,不曉得這是不是他們的暖身操。
(重覆性的韻律節奏是華德福重要的課程之一,老師輕柔的歌聲配合著四季的歌謠,蘊含宇宙的節奏,於自然的體驗中,感受空間的律動和平衡內在感官的發展;優律詩美:學習律動、身體的投入,在團體中可以有節奏的自然流動)
戶外自由遊戲、換洗
帶動唱結束後,老師說要去戶外活動請大家戴上帽子,還有另一位媽媽帶了蛋糕來,大家可以到彩虹橋下一起吃,當大家要出門的時候,老師依依和每一個幼兒擁抱,隨後我也跟著來到橋下,與幼兒們吃完蛋糕再移動到後院,小朋友玩著鏟沙、溜滑梯、做泥球、挖泥溝、抓蚯蚓等各種不同的遊戲,玩了一段時間老師請小朋友回教室,小朋友主動地將雙手洗乾淨,慢慢地,回到教室內,有些幼兒活動量比較大,就需要換衣服。幼兒多半是主動的,除了年紀較小的需要協助,其他都能自己來。
(此階段的幼兒,正經歷感官上的發展時期,所以配合充足自由的遊戲時間,生活上要規律和重覆,滿足幼兒意志力的發展)
說故事時間
後來老師關了教室的燈,小朋友排成一排座好,老師在一個角落,先吹笛子,後點燃蠟燭,然後又拿出一小把的豎琴輕彈幾聲後,開始說起故事,聲音十分的輕柔,幼兒們安靜而有神的聽著,沒有人吵鬧或亂動,氣氛十分能融入故事中,故事結束後,有一位同學自願降蠟燭蓋熄,之後小朋友開始準備用中餐,我也結束了半天的觀察。
(聽傳統的童話故事,聽取古老的智慧與道德,呈現人類的智慧和四季節奏不可分的關係)

戶外活動時間與老師談話的內容
我在一旁和老師聊天,老師說這班是混齡班,有大、中、小班的幼兒,3~6歲,她說到剛才有小朋友看到蜘蛛,因為處理的動作比較粗暴,所以制止,老師以溫柔的方式將它掃起來放到戶外,在這裡是不會殺小動物給小朋友看的,都會盡量以較溫柔的方式處理。
老師從事幼教的經驗有十年,我覺得從進班觀察後一直感受到一種溫柔,自動自發,溫馨,充滿歌謠的感覺,相當舒服,幼兒不時跑來邀請老師去觀看他們發現或完成的事物。
老師也告訴我,通常一週會有類似的活動安排,星期一小朋友因為剛放完假會思念同學,所以在遊戲時爭執的現象較少,彼此之間比較願意協商讓步,星期四、五則漸漸地會有自我的堅持,爭吵的情形就會比較多,通常會視情況調整活動,有時下午時間會安排畫畫的活動,因為早上有些小朋友比較不想畫。
觀察心得:
這一天我終於有機會觀察華德福的課程活動,一切都讓我感到新鮮和新奇,幼兒接受的是那樣豐富和愉悅的一天,有精心設計發展身、心、靈感官的課程,也有溫暖慈愛的老師,充滿歌謠和律動的空間。
我覺得這班的老師很有溫柔安定的氣質,帶活動唱歌謠都十分的流暢,擁抱幼兒則有溫暖溫馨的感覺,小朋友多半都還算乖巧,沒有舉動太過粗暴的幼兒,還有幼兒主動關心我水果吃完沒、有沒有水喝、要坐哪裡,相當貼心。
這中間我心裡有一種欣賞,如果有小孩我也希望他能在這樣的環境中接受幼兒教育,這裡的幼兒沒有被粗魯的對待,沒有大聲的責罵和命令,老師都是用歌曲請幼兒轉換活動的,叫小朋友的名字也是用唱得,小朋友都聽得懂,也沒有拖拉的情形。
我想這樣的幼兒教育培育出來的孩子,將來應該也會是尊重生命,有情有愛,自動自發的!幼兒的自動自發還可以從他們流鼻水時自動地去拿放在一旁的衛生紙擦的舉動看出來,不需要老師協助,也不會胡亂抹在手背上,衛生習慣相當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