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8日 星期四

11.3演講:我的另類學校經驗分享-佳容

學生:幼碩一 鍾佳容

時間99.11.3   18:00~21:00 
地點:井塘樓101會議室
綱要:主題─我的另類學校經驗分享
            主講者─北政自主學習實驗計劃-曾亦軒
宜蘭慈心華德福學校-李庭怡
一、聽講內容
(一)亦軒的分享
  亦軒小時身體不佳,加上補習班壓力的衝擊,常在上課前昏厥,且在哥哥的前車之鑑下(哥哥讀升學壓力大的學校,但很不快樂),亦軒便降轉到壓力較輕的北政國中。當時的北政國中面臨被廢校的處境,經過教師及家長們的努力,申請<自主學習實驗計畫>以推動另一種新的教育環境。亦軒澄清另類教育不是神話,也不是僅為提供給優異、特殊,或是適應、學習困難的學生就讀,而是讓大眾能有更多選擇性的教育方式,它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亦軒提到在自主學習時的優點及影響,在自主學習時會有較多的時間、空間,去找到自己未來的方向。如:學校有劇團的時間,亦軒對此感到興趣,並且投入其中,相較於體制內的學生,他就多了六年的時間(國高中)去體驗、接觸、學習。也因此,他考上了台北藝術大學的戲劇系,朝導演、劇本家的藝術之路邁進。另外,自主學習的學生可以自己的步調學習、選擇自己有興趣的課程,相對的也會和教師比較親近。在那裡,學生會被充分的尊重,享有原則內的自由,學生也自訂自主學習計劃書,做學習上的規劃,且有學生法庭的機制,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檢討與內省的能力。
若再一次讓亦軒重新選擇,他仍會選擇自主實驗班,他不曾後悔自己走過的路,但是他也認為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或許有人覺得念建中、台大再出國進修、工作是個很棒的歷程,因此沒有一種教育是絕對性的完美。
(二)庭怡的分享
            庭怡現在是高三的學生,她從幼稚園就開始讀慈心華德福,之後也是在慈心華德福實驗中小學接受教育(她是第一屆的學生),小三時因為經濟因素(華德福當時是私立的)轉出半年,後來慈心華德福轉型為公立學校時又轉回去就讀,高中時則到體制內學校學習。她的哥哥則一直都是體制內學校的學生,對此,哥哥表示嫉妒及帶有嘲諷的意味,認為妹妹長期受到保護,無法接受挑戰與挫折,將來在社會上會適應困難、交不到朋友。
            庭怡分享了對慈心華德福的印象、收獲、感受,以及父母和朋友對慈心華德福的觀感。在描述中充滿對世界的感恩與愛,她認為是華德福讓她在自然、快樂、自由的環境中成長,在被尊重、被愛的學習歷程中,得到了能在未來繼續支持自己的力量。除此,她還體認到「每個人都不同」,她聲明,華德福教育不是教育框架,沒有特意要將學生塑造出特定的與眾不同,但也因為大家有這樣的誤知而產生過度的期望(如:溝通能力強、藝術能力高),使得她覺得被貼上她是讀華德福的標籤感到沈重的壓力。
            庭怡在面對社會的升學主義時,有相當的無力感,她提出了數個問題:當自己選擇了華德福教育學習,為何仍要面對基測的限制?教育可不可以在升學、考試外給予不同的選擇?能不能不要用成績來衡量一個人?
二、聽講心得:回想起自己學習的歷程
我一直以來都是在體制內的學校就讀,在要考試的幼稚園學習、過著考不好就要被打的國中小生活,直到高中階段到高職就讀時才逐步脫離壓迫式的學習。在當下,其實不會感受到庭怡所說的學校給我們的壓力,如:被老師兇、功課多到寫不完、很多考試讓人不開心等,一天有五項作業、六個測驗,對我來說也是可以接受的,雖然有壓力但也不會覺得有何不妥,反正老師安排什麼就遵循,心中不曾出現質疑、憤怒或反抗的想法,因為大家也都依循著這個模式,讓我誤認為這就是教育正常的軌道。
在亦軒和庭怡的分享下,讓我見識到原來教育也可以不一樣 我對自己經歷過的教育體制有了新的檢視機會。有系統、行之多年的教育體制具有相當多的資源,如:師資、環境、經費、教材等,可以打造優良的教育環境,但卻與升學、打罵教育、將學生馴化貼上等號的標籤,並為學生訂定相同的標準、一致性的課程,如同庭怡說的「塞知識」,只要一直接受就好了。這就是體制內學校要形塑的學生特質?不禁讓我思考,若教育真實的意涵只是為了保障每位學生都有成人們所期望的一定水準,而訂定標準,以考試、成績的框架為依據去評估,那學生還能在學習上得到快樂,單純追求對知識的渴望嗎?
相當淵博。但是新聞上仍出現高知識分子利用所學製作毒品,或是虐待動物、偷窺、侵害他人等違背社會常理的行為,這些學生們遵循著大人鋪好的道路,讀書、考試、升學、學歷、工作,最後卻忘了該怎麼生活與愛自己。相反地,亦軒和庭怡讓我看到另類教育學校的教學,不會用成績去評斷學生的學習狀況,而真確地以「人」的本質出發點,去關心、評估孩子的學習。要是能讓我有機會再做一次選擇,我會希望重新經歷一段不一樣的學習方式,至少是充滿愛、尊重、包容、自由的環境,且是為了喜歡學習、自己要的學習而努力!
三、學習反思:健康教育仍要注重深度及廣度
    另類教育的模式讓我想到美國的教育歷史,他們也曾經採用以孩子為學習中心的夏山學校模式教學,讓孩子能夠自在地、主動學習,然而,在經歷蘇聯發射了第一枚人造衛星後,促使美國去反思教育的意義,進而採用杜威的進步主義模式,強調學生的讀寫算知識。這樣的歷史是否告訴我們,健康的教育是否有未注意到的缺失與盲點呢?
    我認為健康的教育是適合每一個孩子的,亦即是讓孩子有全身性的體驗與操作,不單只針對讀寫算而論,孩子可以很充分地自我發展與學習,就我所知的華德福教育是沒有考試的,也不著重於紙筆練習,但這樣的教育制度似乎也有所偏頗!就兩位同學而言,都是以「藝術」為未來的導向,這似乎與學習的環境有關,慈心華德福的課程有大量的藝術課程,孩子長期融入在這樣的情境中,是否就會被塑造出感性而缺乏理性能力的特質?如:大多數人都從事藝術,而很少人探究法律、政治或化學等等。
健康的教育在教學及學習的態度上有差異,教師對待學生不再是高壓,反而像是朋友的對待關係,學生學習也是出自於快樂與自願性。但以課程的深度與廣度而言,華德福教育是否有相當的系統完整性,讓有對不同領域有興趣的孩子能深入的探索,而非僅是造就與藝術相關的人才呢?如:展現數理優勢能力的學生,能否栽培他具備電機系應有的能力。或許,我又掉入某些工作才是好工作的社會漩渦中,不是要批判藝術性的不好,只是若要顧及各種不同能力孩子的發展需求,我認為教育就是要提供完整的資源與協助,否則也是侷限了孩子的可能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