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8日 星期四

11.8參訪:愛上半天的慈心華德福托兒所-佳容

學生:幼碩一 鍾佳容

時間99.11.8(一) 8:30 ~ 12:00
地點:宜蘭慈心華德福托兒所-白雲班。
綱要:進班觀察華德福教育的課程活動。

一、觀察要項
(一)班級資料:
  1.人數:16人,今天10人到班(55女)。
  2.年齡:3~5歲幼兒(混齡)。
  3.教師:李淳伊(1987),師大人發系畢,已在華德福任教一年。
(二)活動內容:
  1.手工活動(8:30~9:00
  一來園先做手工活動,該班每天都做的都不同,如:星期一做蜜蠟、星期二做濕水畫。幼兒圍在桌子旁邊,在教師的陪伴、示範及引導下,安靜地握著蜜蠟,溫熱後再加以塑型。做完手工活動後可以自由從事其他的教室活動,如:繪圖、扮演、戲劇遊戲。
2.點心時間(9:00~9:20
  在教師切好水果後,會邀請全部的幼兒,不論幼兒正在從事什麼樣的活動、遊戲,都先放下手邊的事(不需要收拾玩具),洗手後自己夾水果享用。用完水果後,由幼兒自己洗盤、叉,然後歸位。
3.活動時間(9:20~9:50)、
  用完水果後繼續點心前的活動、展開新活動或投入其他幼兒的活動。
3.廁所、收拾(9:50~10:10
  教師請幼兒先穿鞋並坐在鞋櫃上等待。此時,教師會先將教室內的大項的物品收拾,如:木頭架、椅凳等,再用唱歌的方式帶著幼兒排隊走到廁所。廁所完,教師請幼兒們一起將玩具分類、歸位,和幼兒共同折布,折布時會用唱歌的方式唱出摺疊的步驟。
4.晨圈時間(10:10~10:20
  幼兒先坐在椅子上休息,教師用唱歌的方式,一一唱出每個幼兒的名字,幼兒和教師會手牽手圍成一圈,一起唱他們所學的祈禱詞、讚頌歌。其內容多與感恩、季節、愛相關,時而歌唱時而隨著詞語內容做相對應的肢體動作,如:和朋友作揖、擁抱。
5.戶外遊戲(10:20~11:20
  戴上帽子後,教師請幼兒兩兩牽手排隊,帶他們到戶外玩一個小時。戶外有鞦韆、網架、沙子、鍋子、鏟子,可供幼兒伸展大肌肉及進行自然觀察的活動。如果戶外遊戲時有弄髒衣服的話,回教室後會換上乾淨的。
 6.故事時間(11:20~11:40
故事講述前,教師會撥彈小豎琴,並且點蠟燭,幼兒以半圓形的方式圍坐在教師前方。故事是由教師直接口述的,並未使用任何繪本或圖片,結束亦無針對故事內容做討論,而僅撥彈小豎琴,並請一位幼兒將蠟燭熄滅。
7.用餐時間(11:40~
    園所提供的是有機的蔬果、素食,供幼兒們享用。今天吃的是酢醬麵、青菜跟蘿蔔湯。


二、觀察心得
(一)教師展現的特質─溫柔、穩定、正向且充滿愛
        在半天的觀察下,我發現教室對於幼兒講話時的態度、語氣、音量、用詞都是相當溫和且肯定的,如:當有三位幼兒一起玩同一座鞦韆時,是相當危險的,但教師沒有帶有強烈的情緒或大聲指責幼兒,反而重複地跟幼兒說;「最多只能兩個人玩,不然樹爺爺會受不了喔」。然而,幼兒當下是聽從教師的話,但過了一會兒又三個人一起玩,教師仍再次重複提醒,請幼兒去玩別的盪鞦韆。
        教師的反應讓我很驚喜,她沒有在其中加入負面的情緒,亦無走到幼兒身邊去制止,反而是很慎重地以言語告訴幼兒正確的玩法與觀念,後來事情也和平地解決。老師不是讓幼兒只留意到「太多人盪鞦韆,老師就會生氣」的意識型態,取而代之的是「太多人一起盪鞦韆,會不安全、樹也會承受不了」。這讓我意識到,當幼兒做錯事情或違反規則時,要讓幼兒知道錯的原因為何、下次要如何改進、怎麼做才是對的。對事不對人、不帶情緒地處理事情,我想這些特質是所有教師該具備的。
(二)教師以唱歌的方式表達、帶領幼兒─令人愉悅
        之前就有耳聞,華德福的教師會用唱歌的方式融入教學課程、師生互動中,今天終於見識到了!不同的節奏與旋律一唱出,幼兒似乎就能注意到,進而做出相符的反應動作。如:教師以歌聲唱出「開始排隊洗洗手,洗完手來吃點心」,幼兒就會放下手邊的玩具,直接去洗手。
        我猜想,並不是平常的講話方式不好,而是因為音樂是柔和、有節奏、漸近地傳出熟悉的音調,所以它不會被融入在背景音或其他幼兒聲音中,能讓幼兒有效地接收到教師的訊息。另一方面,歌聲的傳遞也不會讓專注於工作幼兒,被突如其來的聲音嚇到。我也慢慢習慣且喜歡上這種特別的互動方式,希望以後教學時也能傳遞舒服、溫馨的感覺給幼兒。

(三)混齡幼兒的學習互動情況─溝通、互敬、合作
        以往觀察幼兒時都是同齡性質的班級,而這班卻是混齡的。先前對混齡班的想法是,幼兒的能力差異大,在課程上會難以協調、相處也會有衝突,且年幼的會受到年長的幼兒欺負。然而,在這間華德福教室中,似乎無法與我的觀感作連結─沒有任何困擾!
我注意到混齡班級的好處,如:年長幼兒的溝通技巧較優,對於常規也熟悉,因此可以穩定班上的學習氛圍,在和年幼的幼兒相處時,也能間接培養領導、照顧與關懷的能力。在教師的班級經營中,是一股重要的力量!相對而言,年幼的幼兒可以年長者作為楷模,學習他們的行為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如:幼兒A(較年幼)在從事煮菜的扮演遊戲,後來幼兒B(較年長)加入並說:「我是媽媽,你(A)是妹妹,妹妹快點去寫功課啦!」,就取代幼兒A的廚師角色。後來,幼兒A手上還是拿著煮菜用的湯勺,過了一段時間,幼兒A沒有跟教師告狀、說氣話或起衝突等,反而是跟幼兒B說:「妹妹也可以煮菜阿!」兩個人就開始討論起不同的角色扮演內容,最後,他們達成協議─分別扮演媽媽(幼兒A)跟寶寶(幼兒B),還邀請了別的幼兒一起加入遊戲。
        關於,而年長的幼兒B亦沒有仗著自己年紀大而霸佔遊戲,反而是以和平的方式處理,讓我感到詫異!不知是幼兒的年齡差異、個人特質、家庭環境或是學校的教育影響了他們的行為與表現?我想或許是因為華德福教育並不特別著重認知與讀寫算的技能,反而注重幼兒身心靈的和諧,給予充分的愛有關,如:學校活動─晨圈中常會讓幼兒闡述有關愛與尊重的頌詞,因此,在直接、間接的交互作用下,幼兒間才能互相地友愛、和諧對待。
 

三、觀察省思
(一)教室為何沒有文字?幼小語文如何銜接?
        一般的幼稚園牆面上,不但會掛上注音符號、英文字母字卡、還會有數字123!然而,在教室中卻沒有看到任何書籍、附有文字的圖片、海報等等,雖然,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玩就是最好的學習,且慈心華德福托兒所的環境有許多大肌肉的發展空間,但是視覺語言的刺激卻少之又少。而華德福教育在國小的階段就會納入文字的學習,在這兩個轉換的階段是以什麼理論基礎為依據的呢?幼小在文字上該如何銜接呢?諸多一切都是我所好奇的!
據教師陳述,讀書、識字、算數的智力學習,是孩子們到了適當的年齡才需要的(國小);如果提前進行這樣的智力學習,不僅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還會影響孩子的心智發育,但是仍有擔心幼兒文字學習的家長,會自己買語文相關的教材或書籍和幼兒一起閱讀。若刻意的教導會影響孩子的將康,那麼自然接觸到的文字的全語言教育是否不相違背?由此觀點反思,在家中、社會環境中,隨處可見到與文字相關之物,如:招牌、報紙、傳單等,我們也無法禁止幼兒去看,何不在幼兒的學習環境中,自然地納入語言的素材,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日曆、物品的名稱、海報、標誌等等,讓幼兒可以直接經驗到,似乎有益無害!

(二)講故事後是否應該進行討論?
       一般幼稚園的教師通常都會以起伏的音調及色彩豐富的繪本、電子書等來吸引幼兒的注意,生動地講述故事給幼兒聽,並且在講完故事後和幼兒進行故事內容的討論,如:有關主角的行為,或是故事本身想要傳達的意義,有目的性的希望讓幼兒從中學習到一些東西。然而,今天講述故事的情形卻大相逕庭,教師專注地唸著手上的故事文稿,僅用文字敘述的方式講故事,在故事講完後也未加以討論或有任何主觀意識的論述,讓我相當不解─不需要進行討論嗎?
        在這裡我以兩個問題釐清自己的觀點。故事本身的用意是欣賞或是教育的意義?聽故事,何時從充滿趣味性的故事變成帶有教育意味的素材,而失去感受故事的情境、想像每個歷程,讓人充滿想像力的去經驗故事呢!現今,市面上的繪本都具有主題性,讓幼兒藉由觀看、聽故事的過程中,藉著故事中的主角為典範,進而學習他們的行為。就繪本的教育意義而言,教師該直接和幼兒討論、主張應該如何做,或是讓幼兒自己去感受故事所帶給他們的影響呢?在小閔學姊的分享下,我得知有過與繪本內容所闡述類似經驗的幼兒,就會有很大的感觸與學習,因此華德福教師就不會刻意強調講完故事後的討論。我認為講完故事後,可以請幼兒分享對於故事的感受與看法,這樣教師就可以知道幼兒接收到的訊息為何,但不見得給幼兒這個故事是在告訴我們要如何如何,以免過於刻意將教育的意涵植入於繪本之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