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

閱讀:幼兒工作與遊戲課堂討論

十二月二十一日
閱讀:幼兒工作與遊戲課堂討論
文獻內容:
在本書的一開始,作者就很開宗明義的告訴我們零到七歲兒童的發展,並且說明了教師與家長的任務要對幼兒的保護:為幼兒細心的選擇或安排週遭事物及循序漸進地引導幼兒的生活,尤其讓幼兒可在「生活中學習生活」。孩子的模仿力為與生俱來的,零到七歲的兒童期模仿力也可分為三個階段:1零到三歲:自我覺醒出現的年齡2三到五歲:孩子充滿了想像力3五到七歲:開始出現計畫性的遊戲,但是想像力則會休息一段時間。之後,作者也在下一章節中呈現出華德福幼稚園半日課程進行流程: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8:30~9:15
自由活動(呼氣)
(教師可進行調配進行水彩畫或蜜蠟捏塑)
9:15~ ?
            晨圈、共同準備早點(吸氣)
?  ~11:30
               戶外活動(呼氣)
11:30~12:00
               童話時間(吸氣)
12:00~12:30
                  家長接送
並強調教師必須要非常重視韻律節奏,及可以讓孩子模仿的環境,在華德福幼稚園中看不到教具,因為他們認為生活中的碎布、毛線、色紙都可以成為孩子練習手工的物品,而孩子藉由這些自己所縫製出來的物品進行想像遊戲。然而,幼兒園的工作就是在為孩子形成生命力的「保護膜」,而這層保護膜的作用是在保護內在事物,阻止外來的侵犯,並且扮演「內在」與「外在」的中間人,並且藉由重複、一覽無遺的工作情形及事先安排好的環境好讓孩子的工作形成他們的「保護膜」。
華德福教育中非常強調在學齡前的孩子主要是意志力的培育,有了這一階段成熟期的任務,孩子將能夠往下一個時期邁進。
華德福教育在台灣─光目幼稚園
光目時刻表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8:30~9:15
自由活動
9:15~ ?
        吃水果、晨圈
?  ~11:30
              戶外活動(呼氣)
11:30~12:00
              童話時間(吸氣)
12:00~12:45
                 中餐時間
12:45~14:30
                 午睡時間
14:45~15:30
主課程:蜜蠟筆、濕水彩、捏蜜蠟、手工(縫紉工、木工)
15:40~16:00
結束圈、點心時間
在報告這本書之前剛好有機會進光目幼稚園觀察課程的進行,因此也有機會看到華德福教育在台實施狀況。
華德福教育強調孩子的規律性,也強調韻律節奏對於孩子的影響,從上述的課程表可以看到,孩子每天的課程安排都是具有其規律性的,除了在主課程部份的體驗會每天不一樣外,其他時間的活動從週一到週四都是相同的。在這樣具有規律性的課程之下,孩子們不用教師刻意得提醒就可以清楚的知道下一個時段他們要做的活動,譬如:孩子在戶外活動前就會先將椅子擺放在故事區,等待從公園回來後就可以直接進入教室聽故事。在晨圈時所唱的歌謠與朗誦的詩也都是與該季節有關,在這一個禮拜觀察以來,每次晨圈活動時所唱的歌都是與冬季、白雪、甚至是湯圓…等脫離不了關係。
省思:
我們也認同規律性對孩子的重要性,在蒙氏中也強調規律性的重要,但是,一定會有人問,難道在非華德福教育模式下的幼稚園就不具有規律性?孩子的課表也是每個禮拜都是一樣的,也是在固定時間讓孩子進行自由遊戲,難道這就不叫規律性?我想,這裡的規律性所看的不只是一天的規律,甚至是一個禮拜、一年,華德福的幼稚園課表都是如此,但是在非此教育模式下的園所會在每學期做課程的微調,因此我想此處的規律性是從遠觀的角度,而非只從單學期來做評斷的。華德福教育真的是一個完美無缺的教育?我想那道也未必,只是對於現在社會的進步快速,此教育留給我們一個可以放慢腳步來看待我們的孩子並與他們共同成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