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30日 星期日

從「競爭」到「實驗」:論政府對公辦民營學校的政策思維

一、            前言
民國8823國民教育法第4條修正之前,國民教育仍是以政府辦理為原則[1],為排除國家壟斷國民教育、限制私人興辦國民教育之規定[2],立法院不僅三讀通過刪除國民教育法第4條第1項由政府辦理為原則之規定,並且增訂第3項內容[3]賦予地方政府得將國民教育委託私人辦理之權力。同年623公布之教育基本法,進一步保障私人興學[4],並於第7條第2[5]擴大委託私人辦理的範圍擴及各級公立學校。以上兩大法律的制訂與修正,使台灣公辦民營學校有正式的法源依據,可謂公辦民營學校的濫觴。
其後,許多地方政府也紛紛制訂自治法規[6],讓公辦民營學校有進一步具體實現的可能(陳麗嬌,20043),目前教育部也正研議制訂「公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委託私人辦理條例」,進一步解決當前地方自治法規於教師權利與受託學校法律定位不明等實務困境。因此,檢視近10年來公辦民營學校的法制演變,在法制體系的愈趨完備下,未來其數量的擴增上,是可預期的。
不過,公立學校委託私人辦理的意義為何,涉及政府對公辦民營學校的定位。倘關注的是學校辦學的績效,則策略將著重於引進自由市場的機制,透過競爭,控管學校的辦學績效。倘重視的減輕政府財政的負擔,則主要策略將是降低學校辦學的門檻,如減少取得校地與興建校舍的困難與負擔,以利民間資源的引進。倘在意的是教育內涵的多元化,則核心策略是引進有理念的辦學者,賦予經營者較高的自主辦學空間,以利教育創新。
因此,政府對於公辦民營學校的政策思維,將會隨著定位的不同,而開展不同的公辦民營學校面貌。何種公辦民營學校的政策思維是比較符合教育本質與兼顧現實條件,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筆者將試著藉由美、台兩地的公辦民營學校之實務經驗,一方面呈現公辦民營學校的政策思維有不同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凸顯政策思維不能脫離現實條件的脈絡,但縱然如此,筆者認為政府的政策思維不能只是被動的侷限於現實的困境中,應積極回歸教育本質的思考,主動提出前瞻政策可能性。
二、            競爭觀
由於公立學校的經營績效欠佳,因此美國1990年代教育改革者的主要興趣在於透過各種重整方式,突破科層體制的束縛限制,使學校擁有較多的自主空間,以改進公立學校的教育品質,這是公辦民營學校產生的時代背景(曹俊德,1998、王如哲,2002
美國公辦民營學校的發展與學校選擇運動的興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兩者都希望改進學校的績效責任,提升成本效益(賴志峰,200668)。這與美國80年代新保守主義、新右派抬頭息息相關。新右派的基本想法不同於凱因思主義的大政府主張,認為政府應減少干預市場經濟。主張鬆綁(deregulation)、分權(decentralization),其目的在追求:效率、品質、競爭力、生產力。影響教育改革的潮流,便有學校選擇運動(School Choice Movement)產生,符應自由市場論述下的「自由競爭」概念,目的在於將教育市場化,透過自由競爭以提高學校的品質(楊巧玲,20002-4)。
另一方面新右派思潮所帶來的民營化思潮,也促使公辦民營學校的產生。民營化有兩種定義:(一)將政府撤離財貨(goods)與服務之生產與提供,或將所有權從公部門移轉私部門(二)縮減公部門在財貨生產與服務提供的角色,以減少政府干預,擴大私部門的份量。公辦民營是屬於「民營化」類型中的其中一種:「委託」(delegation),即公部門委託私部門經營全部或部分之財貨生產或服務提供,但仍負起監督之責(賴志峰,200623)。
因此,將公辦民營學校視為民營化的一種措施,由政府設立,委託民間團體經營,藉由自由市場的競爭機制,提升教育品質與辦學績效(賴志峰,200626),在美國確有產生正向的連鎖效應,尤其是引發責任績效、成果導向改革之必要激勵因素(王如哲,200294)。
之所以有如上的效應,筆者認為與美國教育體制的規劃有關。相對於中央集權的法國而言,美國向來被視為是「地方分權」的教育行政制度,分為「聯邦-州-地方」三級,但教育最高權力屬於各州(沈姍姍,2000216),而地方學區(Local School District)則是最基層的教育行政單位,是中小學最直接的監督與管理單位。學區內設有地方教育董事會(board of education)與地方教育局(office of superintendent / central office)。前者是決策單位,負責選教育局長、選擇建校地點、決定教師薪資與稅率,而地方教育局負責執行教育董事會之決策,學區內的中小學都受教育局監督與管理。由於學區擁有財政自主權,可向學區居民課稅,做為學區教育經費的來源。
當經營者獲得經營公立學校的特許狀(charter)時,便須向提供經費的學區教育董事會與教育局負責,藉由展現學生的學業成就,以證明辦學績效,藉以確保自主辦學的空間(王如哲,200286)。
上述在美國場域發生的公辦民營學校,是否可能在台灣發生?筆者認為可能性不高,面臨下列幾點困難:
一、「自由市場的競爭機制」不需依賴公辦民營學校。「自由學區」或「共同學區」,或是「自由遷移」,造成所屬學區內學生流失,對公立學校的生存威脅較大,才比較像是自由市場的競爭機制。尤其少子化因素造成減班與教師超額,衝擊教師在同一學校任職的穩定性,學區制不再是公立學校保障學生來源的穩定依靠(游進年、馮清皇,200443-44),某種「類自由市場」的衝擊,已隨著少子化在教育現場出現。
二、公辦民營學校要產生自由市場的競爭機制,必須要有一定的數量,但目前實務上受限於法規、經驗與民間財力,無法造成可觀的量變。
綜上所述,以台灣當前的環境,公辦民營學校不太可能出現如美國自由市場般的景象,這意味著競爭模式不見得適用於台灣,但這也並不意味公辦民營學校沒有存在的必要性,可是如果政府還需要將學校委託民間經營,其意義又是為何?
三、            實驗觀
筆者認為Csikszentmihalyi2005(1999)於創造力所提出的「系統觀點」(systems perspective)對公辦民營學校的存在意義具有啟發性。在此,必須先瞭解「系統觀點」於創造力研究上的三個層次意涵。
第一,系統觀點超越傳統心理學於創造力僅關注個人特質的研究取向。
Csikszentmihalyi 認為創造力不純粹是個人心智運作過程,一件作品或想法是否有創意,得經社會認可。因此「創造是一種經由生產者與觀看者之間互動所建構起來的現象。創造並非個人的產品,而是社會體系對於個人作品做出評斷的結果」(Csikszentmihalyi2005413)所以,「使創造實現的是社會而非個人」(同上引,頁436)。換言之,個人的「創造過程」與作品是否受「社會認同」,這兩件事必須等同為一件事來看待,這不僅是創造力的「認識論」基礎,也是其「方法論」的根本(同上引,頁413)。
第二、系統觀點是包含「環境」在內的觀點。
所謂的「環境」有兩個面向,其一是文化的,或象徵性的,具跨時空性,具體表現在「領域」(Domain)上。其二是社會的,具特定時空性,具體表現在「場域」(Field)上,只有在個人與領域和場域產生互動的交集處,才能觀察到創造的動態過程,如圖1(同上引)。
1  Csikszentmihalyi之「創造力系統觀點」
(修改自Csikszentmihalyi2005414)、詹志禹(2003151)、丁興祥(2009232)

就創造力而言,領域的存在先於個人。透過領域向個人傳遞訊息的過程,個人熟悉領域的規則與傳統,而想要改變領域的人,也在此過程中展開新想法的探索,而且只有透過與「舊的」對照,「新的」才有意義,換言之,原創的想法不可能憑空出現,「沒有規則就沒有例外,沒有傳統就沒有創新」。(同上引,頁413)。
Csikszentmihalyi認為「當一個人在一個領域中做出改變,一種會隨著時間傳遞下去的改變,就是創造」,但是在一個改變成為創造之前,「大部分新奇的想法很快就被遺忘了,只有經過某些具有決定權團體的認可,改變才可能得到採納,這些守門員就是所謂的『場域』」(同上引,頁414)。
第三、Csikszentmihalyi的「創造力系統觀點」,本身即是一種「演化模式」(同上引,頁415)。
演化是「一個開放系統透過對『變異』進行『選擇』和『保存』的自我組織歷程」,換言之,一個演化的基本模式應具備三種機制:變異機制、選擇機制和保存機制。(詹志禹,2003149-151)。由此來看,如圖1所示,對於創造力而言,個人即為創造力的「變異機制」,場域為創造力的「選擇機制」,領域為創造力的「保存機制」。
回到公辦民營學校的議題上,倘試著採用Csikszentmihalyi的「創造力系統觀點」將公辦民營學校放在教育實驗的脈絡下, 將「公辦民營學校」視為創造力中的「個人」,扮演教育實驗的「變異機制」;而將「政府」視為創造力中的「場域」,扮演教育實驗的「選擇機制」;並將「教育學」視為創造力中的「領域」,扮演教育實驗的「保存機制」,如圖2所示,公辦民營的定位將有另一條新的出路。

2  教育體制之系統演化觀點
某方面而言,前述「競爭觀」底下的公辦民營學校放在圖二的脈絡下,似乎也能解釋公辦民營學校作為原有學校體系的「變異」,最終也能也變教育學的內涵,隨著時間而傳遞下去,並進一步影響其他公立學校的經營內涵,這當然也是Csikszentmihalyi之「創造力系統觀點所稱的「創造」或「創新」。
然而,筆者在此要強調的是政府扮演的角色與定位,會因為立論基礎的不同,將會產生不同的「激勵變異」效果,而且政府對於公辦民營學校的政策思維,與政府所處的社會與文化脈絡息息相關。
對台灣地方政府而言,雖然各級學校的興辦是其自治事項,但財政困難卻是地方教育的主要挑戰。許多縣市的教育預算超過縣市總預算的二分之一,更甚者是教育預算中,有高達八成屬於人事經費,實質用於提升教育軟硬體建設品質的教育經費不到兩成。在這種惡劣的財政條件下,教育單位面對財主單位的壓力,不得不去思考增加收入的可能性。因此,為減輕政府財政負擔,不僅是政府業務委託民間辦理的主因之一(人事行政局,20013-4),亦是部分縣市辦理公辦民營學校的主要因素,具體的案例如新北市的承租模式(信賢種籽實驗國小)就與舊校舍的活化再利用有關,另外桃園縣與升格前的台南市之BOT模式(諾瓦兒童創意學校、台南市慈濟高中、台南市慈濟國小)減輕地方政府設立新學校的高額經費負擔。
但是對於民間有意興學者而言,辦學的目的並不在於營利,縱使租金低廉,但長期得自負盈虧,仍是辦學的主要困境,連帶影響的是家長的負擔更形加重,而且學生來源也僅限於中上收入家庭,不利於學校多元性的開展(賴志峰,2006)。換言之,對於公辦民營學校,政府必須提供一定之經費或補助才能吸引民間資源的投入(周志宏,20104)。
既然一方面政府有財政上的壓力,另一方面民間又期待政府能投入較多的資源,在這兩難的情況下,政府如何定位公辦民營學校更顯重要。筆者主張公辦民營學校以教育實驗的方式存在,如此一來就給予公辦民營學校的經營者有「創新」的機會,當然此創新是否有可能實現,亦有待有志者說服政府等相關守門人,包含審查單位、民意機構、學校所在地的社區民眾等,為何其辦學理念是值得被支持的。為何政府要提供這樣一種機會給民間的辦學者,不僅僅是要鼓勵私人興學,或者僅僅是降低私人循私立學校法辦學的門檻,或增加家長教育選擇權而已,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增加文化基因的多樣性,更精確的說,教育學作為一種領域,想要永續與常青,教育學基因的多樣性是不可或缺的。如同Csikszentmihalyi所說創造即在改變瀰母(meme),瀰母是文化模仿的單位,是文化建構的基礎,瀰母基於文化,如同基因之於生物。(Csikszentmihalyi2005415)。因此,公辦民營學校作為教育實驗的先鋒,其對於教育多元化的意義,猶如生物多樣性對於地球永續生存的意義。
如果,政府是以教育實驗的立場來定位公辦民營學校,如此一來有兩件事需要進一步被考量:一、政府需要辦哪一種教育實驗?二、公辦民營學校所進行的教育實驗如何對體制學校產生影響?
教育實驗的可能性非常多,對政府而言當然希望能永續發展,不僅較能減少窒礙難行的實務問題,而且較能保障學生的受教權,因此引進已有成功案例的學校體系,遠比純由教育理想發展出來的實驗計畫更有保障。因此,政府在徵求教育實驗計畫時,應可扮演更主動的角色,做好事前更周延的評估,才能更清楚需求,以提高教育實驗的正向效益。
當公辦民營學校以教育實驗的姿態出現時,要更強化其與體制學校的交流與互動,尤其是在課程與教學的內涵上,這也才有可能對體制學校形成正向的轉化效益。因此,教育當局應當更細緻與公辦民營學校規劃成果分享的議題、方式與內容,突破以往參觀、聽講的舊模式,試著引發參訪者的問題意識,才有可能進行更深層、更聚焦的對話。
四、            結語
筆者服務於新北市政府教育局,主管公辦民營學的申請與管理,最困難之處在於:我們以何種立場引介非體制學校?如何面對申請以外的第三者對於公辦民營學校的質疑與挑戰?例如:為什麼是華德福學校?而不是蒙特梭利學校?為什麼需要另類學校?這些問題都促發筆者回到公辦民營學校辦理的必要性,重新思考辦理這項業務的積極意義。
無論從實務上或文獻上,為什麼要公辦民營學校的理由不外乎:鼓勵私人興學、保障學生受教權、增加家長教育選擇權、提升學校辦學績效、活化再利用閒置校舍等等,但這些理由並無法完全說服教育當局為什麼。例如鼓勵私人興學,自私立學校法於97116修正公布全文89條,業已進一步降低私立學校辦學門檻,倘如果還是有人覺得門檻太高,根本解決之道還是回到修正私立學校法的正途上。再者如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辦法,已在強迫入學的國民義務教育階段,開啟家長教育選擇權的大門,倘有人不滿意,則根本解決之道也還是回到修訂國民教育法或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準則。其他如保障學生受教權、提升辦學績效、活化在利用閒置校舍等,本來就是公立學校應當積極辦理之事,沒有公辦民營學校,政府仍然要負起責任。
因此,清楚公辦民營學校的「定位」才是政府部門的根本問題。筆者認為既然「競爭模式」的公辦民營學校不見得適用於台灣,就應當兼顧現實,回歸教育本質思考,體認公辦民營學校於教育多元化的意義,猶如生物多樣性對於地球永續生存的意義。因此,公辦民營學校以教育實驗的姿態,作為教育學的創新者,政府應當以具體的經費補助及研擬可行的法律規範,慎選有理念的經營者,以利能引進民間的活力與動能,提出新穎而適當的教育創新作為,更積極的促進公辦民營學校與現有體制內學校做實質的交流與互動,以便能擴大「創新作為」的正向效益。
抱持著「實驗模式」來辦理公辦民營學校,意味著政府其實還有更前瞻的作為空間,有待公部門的積極開創。

參考文獻
丁興祥(2009)。歷史及社會文化脈絡中教育專業理念之建構與實踐:以蔡元培(1868-1940)為例。載於異文化中的教育專業意義世界:2006年台德雙邊學術交流工作坊論文集,Rainer Kokemohr、馮朝霖、倪鳴香主編,頁223-236。台北:高等教育。
人事行政局(2001)。推動政府業務委託民間辦理實際暨契約參考手冊。臺北:人事行政局。
王如哲(2002)。學校公辦民營之法律問題與制度設計:以美國為例。載於教育改革的未來:國科會人物及社會科學發展處教育學門成果發表論文集,潘慧玲主編,頁81-102。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吳清山(1999)。臺北市國民中小學實施「公辦民營」之可行性分析。教育政策論壇,21),157-179
沈姍姍(2000)。國際比較教育學。台北,正中書局。
周志宏(2010)。學校公辦民營與醫療機構公辦民營之分析。未出版。
曹俊德(1998)。中小學公辦民營可行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麗嬌(2004)。臺北縣國民小學實施公辦民營可行模式及其運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游進年、馮清皇(2004)。學校需要行銷嗎?淺談教師在學校推展公共關係的角色。北縣教育,4743-47
黃增榮(2000)。對公立中小學實施公辦民營制度之評析。學校行政,587-98
楊巧玲(2000)。教育鬆綁與學校分權的教育改革策略分析。教育研究資訊,86),1-15
詹志禹(2003)。課程創新與教師的自我創化:系統演化的觀點。教育資料集刊28145-173
賴志峰(2006)。臺灣地區中小學公辦民營之研究:理論、政策與實施。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Csikszentmihalyi, Mihaly1999.Implications of a systems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creativity. In Robert J. Sternberg(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p.313-338).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sikszentmihalyi, Mihaly2005)。以系統觀點談創造力研究。載於創造力:激發創造力必讀經典,Robert J. Sternberg主編,李乙明、李淑貞譯,頁411-438。臺北市:五南。



[1]民國68523公布之國民教育法第4條第     1項為:「國民教育,以由政府辦理為原則」。
[3]國民教育法第4條前3項內容依序為:「國民教育,以由政府辦理為原則,並鼓勵私人興辦。」、;「公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由直轄市或縣(市)政府依據人口、交通、社區、文化環境、行政區域及學校分布情形,劃分學區,分區設置;其學區劃分原則及分發入學規定,由直轄市、縣(市)政府定之。」;「前項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得委由私人辦理,其辦法,由直轄市或縣(市)政府定之。」,從以上幾項法條內容而言,國民教育已容許私人參與。
[4]詳見立法院公報第88卷第31期院會紀錄,頁381384
[5]教育基本法第7條第2項為:「政府為鼓勵私人興學,得將公立學校委託私人辦理;其辦法由該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定之。」
[6]例如高雄縣政府於895月公布「高雄縣鼓勵民間參與經營教育事業自治條例」,宜蘭縣政府於911月公布「宜蘭縣屬國民中小學委託私人辦理自治條例」,桃園縣政府於921月公布「桃園縣公立學校委託民間經營自治條例」,臺北縣政府於922月公布「臺北縣立國民中小學委託民間辦理自治條例」,臺中市政府於927月公布「臺中市立中小學委託民營自治條例」。

2011年1月14日 星期五

英國華德福學校採訪影片2010/11/22 麗儀

這一堂課,我們看了一段在英國華德福學校的採訪影片,內容為採訪各年級的老師和學生家長,關於華德福課程和學校的想法。有一位老師說她覺得她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一般看待,因此她的教學活動就像與學生是在一個家庭裡,做著媽媽會做的事、烘焙、熨衣物、種花種樹,幼兒就在旁邊圍繞、遊玩,他們不讓幼兒看電視,因為電視不夠人性化,不是人與人之間的交談和互動,幼兒初到那裡,老師就能分辨誰是電視兒童;老師的神情是慈愛而安定的;另一位老師說:他們每天都會畫板畫、有花、鳥、每天都有新的圖案;有些時候說同一個神話故事,藉由重覆熟悉讓幼兒能對故事有感覺,內化到幼兒的生命裡;也有課程是讓學生研究一種動物,深入的瞭解、探究,孩子會畫一些他們研究動物的圖畫;老師們也會帶著較大的孩子漆房子,射劍。影片中每位老師的眼神都是明亮清澈,對孩子有熱忱和關愛的感覺。被採訪的家長認同華德福學校的教育,但不滿政府不願意支助學校,因此希望孩子讀華德福學校,但卻要繳納較公立學校高出許多的費用。

反思
影片中的孩子學習到的課程是豐富的,與老師的關係是親近的,學生藉由遊戲學習與同學之間的互動、話劇將歷史故事呈現,也學習另一種語言的表達,學生們是開心地在學習,學律動、樂器、學手工、畫畫、聽故事、戲劇,而一些知識性的東西就蘊藏在這些課程裡面,他們似乎整天有很多的時間是可以活動而不是靜坐在那裡聽課的。
回想過去自己上課的時候,大部份就是坐著聽老師講課,只有少數時間是寫書法、寫作文或畫畫,上音樂課,但這樣的時間在一個星期裡面所占的時間很有限,有時老師會說故事,卻是大家表現好時的獎勵,我們也有上體育課,玩躲避球、跑步、學跳遠,但跳舞呢?律動呢?機乎是沒有的,好像有很長的一段日子,就坐著聽課之中過去了。
我們所學的知識多半是靠記憶、背誦和考試的方式獲得,好像學習是一個機械化的過程,就是反覆的複誦,然後考完隔一段時間就忘了,到現在想想曾經讀過那麼多的書,但真正運用於生活上的有多少呢?而那時候卻是花那樣多的時間在記誦知識上。
我們今天另外學習的是做燭台,承接上次的水彩畫,再上油,經過一段摺紙的過程就成了造型像蓮花一般的燭台,關燈之後別有一番美感。
上華德福專題研究之後,我真的覺得這種學校的學生很幸福也很快樂,因為他們學的東西很有趣很豐富,也是我一直想學習的,然而當發現想學這些東西的時候,不是已經年紀太大學習較慢,就是要花一筆不少的費用去學習,而且也可能沒有時間去學,能在年紀小的時候就體驗這些課程應該是很多台灣的成年人夢昧以求的事吧!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社區大學開設的才藝班或是健身中心開舞蹈的課程;為什麼我們不是小時候就學這些呢?

11/24演講-我如何成為另類學校的教師-麗儀

11/24演講-我如何成為另類學校的教師
主講者:王智弘  老師
時間:99/11/24  18:00~21:00
講者簡介:在慈心華德福學校 從公辦民營第二年,2003~到現在
帶過國中班,全家都有參與。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和博士班
大學:機械科
從一開始對於教師這職業的猶豫,到後來逐漸立定方向
從機械科系轉換所學到教育研究所,是因為想接觸跟人有關的事,於是智弘老師閱讀教育哲學專論,做了很多的筆記,希望可以成為馮朝霖老師的學生。當時對於教育有一個憧憬,感覺可以為學生做很多事,改變一些什麼,但這在一開始都還是處在迷惘之中。
過程中,曾經做過補習班的工作,因為看到很多受盡苦難的孩子,對台灣的教育感到失望;教育理論是美好的,然而在施行上卻有許多問題存在。
一直到一場如同今晚的座談會,遇見張純淑女士,受邀擔任慈心華德福學校籌備會的行政秘書,當時把國內外知識和學問都內化成自己的,且在一百多次籌備會中,被許多家長深深感動,雖然曾經放棄,但後來寫了四十幾版的工作計畫書並且在大家的遊說之後擔任了7年級導師的工作,學生後來也都相繼畢業了。
夢想和理想的實現
智弘老師說這一路走來實現許多奇蹟,在籌備過程中發現人智學是浩瀚的教育,一但進入就不可自拔,可以與歷史對話,沉殿和成長,一切都是無價的。即便自己一直是個有思辯精神的人,也被說服了。十八年的努力,讓宜蘭縣政府也為慈心做事,這是因為理想被務實地做出來了,因為這些重要伙伴-慈心的家長,還有教師,不斷在為孩子奮鬥,還有華德福的教育理念,呼應要為學生生命的滋養,家長也一同受到滋養了,使得越來越能看見自己。
座談會的相關提問:
1進華德福學校之後,理念的轉變和被感動的過程?
2.智弘老師所觀察的慈心華德福學校如何影響當地的社區,如何發展生長?
3.學校教學與行政的關係?
4.如何實踐教師的角色?
智弘老師的回應:
曾經有一次,感動到極點,這些都是有夠多的人不怕勞苦,並且享受痛苦所帶來的成長,如果沒有這樣的學生可以教就是理論,落實之後就不是,慈心到現在都還在成長,傳遞正面的力量,也因此心中善的力量不斷被點燃,有這樣善的循環,就有機會成為華德福的老師。
教書快六年,都不覺得真的瞭解華德福教育,史代納自己也不知道怎麼辦?教育是活的,只要真誠學習,沒有人是準備好之後才當老師,總要有人肯開始做,一開始備課程時是硬著頭皮就上,但後來發現沒有完整的人存在,但每一個人又都是完整的。
馮老師解釋說:智弘老師的慈心教育學是類似現代版的佛學,佛祖死時說:其實我什麼都沒有講,任何教育的實踐,道有常道,法無定法,全心全意開放心胸,關懷孩子,就可以看到全貌。
慈心華德福學校教育與行政的關係
課程領導教育,沒有固定的華德福教育,行政負責支援,不忘初衷,以學生為重,每個老師都必須當過節慶的主辦人,共同負責,發展小組由資深老師組成,不管身在哪一個位置,每位教師心中都有行政為教學而存在的圖像。
聽演講後的心得:
什麼事是值得用生命去做的事?
聽完這場演講之後,真的有被智弘老師對教育的熱忱所感動,也會很好奇,人智學究竟有什麼樣的魅力?又是如何地浩瀚?可以讓許多老師和家長在接觸之後就那麼甘心樂意的為學生全心付出,滿懷熱忱?好像真的就是完全的以學生為中心,並且是深入學生的內心深處,這樣的付出讓我也受到激勵,引發我思考:什麼事是值得用生命去做的事?我的感覺,這些教師和家長都是用自己的生命在做這些事,因此才能相互影響、互有支援、同受感動,我們的社會極需要這些人的熱忱,當做是拋磚引玉,讓我們重新審視教育的真正價值和意義。
我也曾經在補習班工作過一陣子,我可以體會智弘老師所說的那種對教育的失望,以及對學生的同情,我進幼教所的一部分原因也來自於此,我想要為學生做點什麼,並且是在孩子生命的最初,還沒被過多填鴨式教育扭曲的時候,我也希望能啟發孩子對學習的熱忱,現在正是我摸索的時候,我贊成,人智學裡所提到孩子在某一階段的模仿力是很強的,這時身邊的成人要成為模範,因此我所要做的是思考要成為如何的一個老師,可以成為一個好的學習對象;智弘老師於演講中提到:善的力量,善的循環就可以有機會成為華德福的老師,我還沒有很想成為華德福的老師,但我肯定這樣的老師他們為學生的努力和奉獻,也是我學習的好榜樣,希望我跟隨這良善的流,一個很好的循環,有一天也能實現自己為孩子的學習而盡心盡力的幼教夢想。
學生:幼教碩一  鍾麗儀


2011年1月9日 星期日

01/10課堂報告:現實中人的研究(簡報檔)

一、
運用科技的黃金定律:在工作交由機器代工之前,應先盡可能自己體驗與親手做,先學習認識與發展自己個方面的工作經驗與能力,避免癱瘓創造力,才能真正體能源的有限性,感恩機器待給生活的便利性。(頁189
人長期與電腦為伍,降低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

二、兒童與毒品
「毒品」是社會發展危機,出現於「在一個社會力量還有宗教傳統不再被認為能夠承載這些,而新的心靈承載力量與個人的穩定度還未充分發展的時代」(頁194

每個吸毒的動機或許不相一致,但皆隱藏著對認同、安全感與滿足的渴望。一般人的生命也有這些渴望,「如果沒有這些渴望,就不算活著」。
「問題在於是否可以透過教育與自己身心靈方面能力的發展,使自己有機會經由內心的努力與自己的積極主動來滿足這些願望與渴望,而不是透過被動的消費或拿物質來自我刺激。」(頁191

「每一種毒品都取代了自我的位置。人們不需親身經歷必要的發展過程,而是以毒品來代替自己的主動能力,傳達某些經驗與感受」(頁193)。

治療與預防
治療成功=當事人自我努力+支持系統(頁194

透過教育預防(頁194

三、兒童與電視、電腦遊戲、漫畫
電視媒體長期損害兒童神經系統與感覺器官發展:
不正常的視覺過程:直盯著螢幕,眼睛肌肉群僵硬,不同於一般狀態:眼睛肌肉群跟隨所看的對象「移動」
視覺被動接受過程:一般視覺的主動接受過程中,眼睛不停轉動觀察,也用全部的感官來感受色彩的變化。
結果:
腦缺乏所需的準備,用來發展具有原創性與自我創造能力的思維。(頁195
看完電視後,會覺得無聊不安,甚至有攻擊傾向。

媒體教育:
如果家長允許孩子看電視,最重要的是家長也一起看。如此,才能意識到何時該開機與關機。
事後與孩子一起討論內容,有助於幫助孩子整理與吸收。
應該將媒體放在孩子無法隨便進入的房間,孩子會接受某些東西是大人用的事實。

電腦遊戲:
電腦遊戲無法幫助發展從內在湧出的智能,因為電腦遊戲容易誘發孩子自大、喜歡操控、玩世不恭、和以開自己玩笑為樂的行為,「智慧需要心靈印象的活動、傾聽和靜止才能產生」(頁199

漫畫:
兒童處於經由感官世界以滿足圖像思維,容易被圖像吸引,看每一本書都先找圖。但漫畫圖像會壓抑想像力。(頁199

四、青春期的教育任務
「青春期的教育任務是,留意他們的內在與外在是否真正達到平衡。『將注意力集中在外在的世界』相對於『以自己為中心』之現象,兩者之間的橋樑是對課程題材的熱愛,內在與外在世界透過對學習的強烈關係就能達到平衡」。
「兩性之間愛的能力也是以世界為導向的宇宙之愛的一部份。為了讓這份愛能夠健全發展,教育的任務就在引導青春期的年輕人認識這個世界,讓他們將最大的興趣真實地轉向這個世界而不是自己。青春期應避免太強的自我中心。」(頁201

1215歲正是高度依賴老師們充滿想像的對待方式,依賴老師們想像能力的年紀。
周遭環境必須充滿靈性、無拘無束以及沒有害怕恐懼,把學生看成是一個成長中的人,而不是展現成就的人。」(頁203

這個年紀的青少年外在表現與內心所想完全不同,問題是老師在與青少年相遇的過程中,要如何應對?
首先,應先探詢內心相關的問題。(頁203

「老師如何處理課程題材,怎麼讓這些題材對我們產生影響、如何讓我們感興趣,這些是會讓我們印象深刻,也主導我們老師的關係。」(頁204
這不僅是愛的能力,「只有當老師自己真的過著實實在在的生活,才能成就這種教育方面的影響。這是我的能力」
教育的首要定律:「老師的所作所為影響著下一層的生命體。因而一種能點燃青少年心靈的相遇之光,源自於個人獨特性的領域。」
「如果老師能夠實現這些自我教育的話,青少年也可以找到一條途徑與老師談論成為大人的洪流中所必須討論的事」

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

閱讀:幼兒工作與遊戲課堂討論

十二月二十一日
閱讀:幼兒工作與遊戲課堂討論
文獻內容:
在本書的一開始,作者就很開宗明義的告訴我們零到七歲兒童的發展,並且說明了教師與家長的任務要對幼兒的保護:為幼兒細心的選擇或安排週遭事物及循序漸進地引導幼兒的生活,尤其讓幼兒可在「生活中學習生活」。孩子的模仿力為與生俱來的,零到七歲的兒童期模仿力也可分為三個階段:1零到三歲:自我覺醒出現的年齡2三到五歲:孩子充滿了想像力3五到七歲:開始出現計畫性的遊戲,但是想像力則會休息一段時間。之後,作者也在下一章節中呈現出華德福幼稚園半日課程進行流程: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8:30~9:15
自由活動(呼氣)
(教師可進行調配進行水彩畫或蜜蠟捏塑)
9:15~ ?
            晨圈、共同準備早點(吸氣)
?  ~11:30
               戶外活動(呼氣)
11:30~12:00
               童話時間(吸氣)
12:00~12:30
                  家長接送
並強調教師必須要非常重視韻律節奏,及可以讓孩子模仿的環境,在華德福幼稚園中看不到教具,因為他們認為生活中的碎布、毛線、色紙都可以成為孩子練習手工的物品,而孩子藉由這些自己所縫製出來的物品進行想像遊戲。然而,幼兒園的工作就是在為孩子形成生命力的「保護膜」,而這層保護膜的作用是在保護內在事物,阻止外來的侵犯,並且扮演「內在」與「外在」的中間人,並且藉由重複、一覽無遺的工作情形及事先安排好的環境好讓孩子的工作形成他們的「保護膜」。
華德福教育中非常強調在學齡前的孩子主要是意志力的培育,有了這一階段成熟期的任務,孩子將能夠往下一個時期邁進。
華德福教育在台灣─光目幼稚園
光目時刻表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8:30~9:15
自由活動
9:15~ ?
        吃水果、晨圈
?  ~11:30
              戶外活動(呼氣)
11:30~12:00
              童話時間(吸氣)
12:00~12:45
                 中餐時間
12:45~14:30
                 午睡時間
14:45~15:30
主課程:蜜蠟筆、濕水彩、捏蜜蠟、手工(縫紉工、木工)
15:40~16:00
結束圈、點心時間
在報告這本書之前剛好有機會進光目幼稚園觀察課程的進行,因此也有機會看到華德福教育在台實施狀況。
華德福教育強調孩子的規律性,也強調韻律節奏對於孩子的影響,從上述的課程表可以看到,孩子每天的課程安排都是具有其規律性的,除了在主課程部份的體驗會每天不一樣外,其他時間的活動從週一到週四都是相同的。在這樣具有規律性的課程之下,孩子們不用教師刻意得提醒就可以清楚的知道下一個時段他們要做的活動,譬如:孩子在戶外活動前就會先將椅子擺放在故事區,等待從公園回來後就可以直接進入教室聽故事。在晨圈時所唱的歌謠與朗誦的詩也都是與該季節有關,在這一個禮拜觀察以來,每次晨圈活動時所唱的歌都是與冬季、白雪、甚至是湯圓…等脫離不了關係。
省思:
我們也認同規律性對孩子的重要性,在蒙氏中也強調規律性的重要,但是,一定會有人問,難道在非華德福教育模式下的幼稚園就不具有規律性?孩子的課表也是每個禮拜都是一樣的,也是在固定時間讓孩子進行自由遊戲,難道這就不叫規律性?我想,這裡的規律性所看的不只是一天的規律,甚至是一個禮拜、一年,華德福的幼稚園課表都是如此,但是在非此教育模式下的園所會在每學期做課程的微調,因此我想此處的規律性是從遠觀的角度,而非只從單學期來做評斷的。華德福教育真的是一個完美無缺的教育?我想那道也未必,只是對於現在社會的進步快速,此教育留給我們一個可以放慢腳步來看待我們的孩子並與他們共同成長。